古人笔下令人羡慕的神仙友谊。这六首值得一读!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11-12 09:48:11    

一、《客至》 杜甫

舍南舍北皆春水,但见群鸥日日来。

花径不曾缘客扫,蓬门今始为君开。

盘飧市远无兼味,樽酒家贫只旧醅。

肯与邻翁相对饮,隔篱呼取尽余杯。

释义:

草堂的南北绿水缭绕、春意荡漾,只见鸥群日日结队飞来。

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没有因为迎客而打扫,只是为了你的到来,我家草门首次打开。

离集市太远盘中没好菜肴,家境贫寒只有陈酒浊酒招待。

如肯与邻家老翁举杯一起对饮,那我就隔着篱笆将他唤来。

背景:此诗是上元二年(公元761年)春天,杜甫五十岁时,在成都草堂所作。杜甫在历尽颠沛流离之后,终于结束了长期漂泊的生涯,在成都西郊浣花溪头盖了一座草堂,暂时定居下来了。安居成都草堂后不久,客人来访时作了这首诗。

二、《问刘十九》白居易

绿蚁新醅酒,红泥小火炉。

晚来天欲雪,能饮一杯无?

释义:

我家新酿的米酒还未过滤,酒面上泛起一层绿泡,香气扑鼻。用红泥烧制成的烫酒用的小火炉也已准备好了。

天色阴沉,看样子晚上即将要下雪,能否留下与我共饮一杯?

背景:《问刘十九》是白居易晚年隐居洛阳思念友人时所作。刘十九是作者在江州时的朋友,作者另有《刘十九同宿》诗,说他是嵩阳处士。也有人认为此诗作于元和十二年(公元817年),但诗人时任江州(今江西九江)司马,不可能邀约洛阳故旧对饮。

三、《寄扬州韩绰判官》 杜牧

青山隐隐水迢迢,秋尽江南草未凋。

二十四桥明月夜,玉人何处教吹箫?

释义:

青山隐隐起伏,江水遥远悠长,秋时已尽江南的草木还未凋落。

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,老友你在何处,听取美人吹箫?

背景:唐文宗大和七年四月到九年初,杜牧曾在淮南节度使(使府在扬州)牛僧孺幕中作过推官和掌书记,和当时在幕任节度判官的韩绰相识。此诗是杜牧离开扬州以后,在江南怀念昔日同僚韩绰判官而作。具体写作时间约在大和九年(公元835年)秋或开成元年(公元836年)秋。

四、《送别》 王维

下马饮君酒,问君何所之?

君言不得意,归卧南山陲。

但去莫复问,白云无尽时。

释义:

请你下马来喝一杯美酒,想问问朋友你要去往哪里?

你说因为生活不得意,要回乡隐居在终南山旁。

只管去吧我不会再追问,那里正有绵延不尽的白云,在天空中飘荡。

五、《夏日南亭怀辛大》 孟浩然

山光忽西落,池月渐东上。

散发乘夕凉,开轩卧闲敞。

荷风送香气,竹露滴清响。

欲取鸣琴弹,恨无知音赏。

感此怀故人,中宵劳梦想。

释义:

傍山的日影忽然西落了,池塘上的月亮从东面慢慢升起。

披散着头发在夜晚乘凉,打开窗户躺卧在幽静宽敞的地方。

一阵阵的晚风送来荷花的香气,露水从竹叶上滴下发出清脆的响声。

正想拿琴来弹奏,可惜没有知音来欣赏。

感慨良宵,怀念起老朋友来,整夜在梦中也苦苦地想念。

背景:本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。南亭,似应在涧南园,位于孟浩然家乡襄阳郊外的岘山附近。辛大疑即辛谔,为作者同乡友人,常于夏日来南亭纳凉,与孟浩然约为琴酒之会。

六、《酬张少府》王维

自顾无长策,空知返旧林。

松风吹解带,山月照弹琴。

君问穷通理,渔歌入浦深。

释义:

人到晚年就特别喜好安静,对人间万事都漠不关心。

自思没有高策可以报效国家,只要求归隐家乡的山林。

迎着松林清风解带敞怀,在山间明月的伴照下独坐弹琴,自由自在。

世事如此,还问什么穷通之理,不如去听听水浦深处渔歌声音。

背景:这首诗是王维写给张少府(张九龄)的作品。从题目冠以“酬”字看,当是张少府先有诗相赠,王维再写此诗为酬。此诗反映了他既不想同流合污,只好洁身自爱,走隐逸之路。

相关文章:

为什么叫107胶(硅橡胶的分类)05-09

西洋杜鹃为什么叶子枯萎(杜鹃花叶子枯萎怎么办?)05-08

为什么海绵里面甲醛多(纳米海绵里有甲醛污染?)05-08

金桔盆栽为什么酸(盆栽金桔的种植方法)05-07

为什么赠予要收费(房子赠与子女怎么收费)05-07

变频是什么意思是省电吗(变频电机与普通电机区别?)05-06

为什么门口放鱼缸(房子一进门看见什么最好呢?)05-06

保暖内衣什么面料最好(保暖内衣有哪些材质?)05-05